神话的起源
关于神话的起源,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前者认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劳作生活,后者认为神话由初民的宗教活动诞生。
中国上古神话的类型
- 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现有文献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大。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
- 上古神话可以简单区别为自然神话和古史神话两类。前者诞生很早,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包括了最早的山精树怪之类的物灵神话和较系统的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等等;后者则是历史的神话化或神话的历史化,接近于传说,包括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神话等等。
神话思维的特征
- 初民的心智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还不能明确区分思维主体和客体,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种“互渗”的关系。
- 先民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形成以我观物的思维特征。
- 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时间、方位等抽象概念依照特定的情感体验,被表现为各种的神灵及其活动。一部分神话形象则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由不同的物象组合而成。
- 神话思维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 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神话则是集体意识的产物。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和武库,中国神话也同样如此。
- 神话为后世提供了取用不尽的创作素材。
- 神话的原始思维方式为后世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而神话世界所创造的原型意象则成为文学血脉中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